“黃沙頭”上產業興
頗具規模的合作社、現代化的智能冷庫、不斷擴大的牛羊養殖規模,讓位于“黃沙頭”的加尚村逐步走上了脫貧致富路。 “生意很不錯,一年的純利潤能達到40萬元。”12月23日,看著手中厚厚的訂單,加尚村加倉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仁慶塔說。加尚村地處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森多鄉,這里有著令當地人頭痛不已、望而生畏的荒灘沙漠,著名的黃沙頭就在這里。2014年以前,這里水資源稀缺,土地條件惡劣,植被稀少,長年漫天風沙是這里最真實的寫照。
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,加尚村人念起了“草產經”“養殖經”,開始改種耐寒耐旱的燕麥,成立合作社養殖牛羊,走產業發展之路。為支持加尚村產業發展,國網青海電力貴南縣供電公司將加尚村列入電網改造計劃內,對村內電網改造升級。2014年至2020年,加尚村實施了2次電網改造,村戶均用電容量達到7.13個千瓦時每戶,農網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9.389% ,供電可靠率達99.7509%。
2018年7月,加倉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擴產升級,不僅蓋了現代化的冷庫,還引進了牦牛肉制冷、壓縮設備。國網青海電力緊跟村產業發展,實地勘查,了解用電需求,做好合作社供電方案和供電工作,“穩定強勁的電,讓我們脫貧致富的路越來越寬。”牧民桑杰高興地說,“合作社共養殖牛500余頭,羊2000余只,羊出欄價1500元,牛出欄價可達15000元。今年,合作社增加了牛羊肉銷售項目,預計能增收5萬元”。
穩定的電,托起了牧民們的致富路。“采用‘合作社+農戶’的發展模式后,現在擁有銷售和出售兩條產業線,實現了收入效益集體翻倍”。仁慶塔高興地說。